
目錄
-
山東方言中表示地貌特征和地名通名的幾個字
摘 要:在山東等地方言中,“埠”“垓”“湖”“泊”等字,除了其本義或常用義之外,還可以表示不同的地理地貌特征,并用于地名通名。在魯東、魯南方言中,“埠”字主要表示高崗或土丘,并用于當?shù)氐拇彐?zhèn)名。在魯西南、魯西方言中,“垓”可以表示村寨堤圍...
黃河文化研究
-
-
粵北土話日內時間表達及其來源
摘 要:在粵北土話韶州片和連州片13個方言點中,日內時間詞核心構詞語素“早”“朝”“晝”“晏”“夜”“晡”呈現(xiàn)出顯著的分布差異。根據(jù)這些核心構詞語素的分布,可以將粵北土話時間詞分為兩種類型:主要分布在韶州片的晝夜系和主要分布在連州片的晏晡...
-
-
招遠方言“VVP”式正反問句類型研究
摘 要:在山東方言正反問句“VP-neg-VP”中,存在一個變體,即招遠方言的“VVP”式正反問句。它主要表示未然的意義,相當于普通話中的“VP不VP”。在回答時,肯定式使用“VP”,否定式一般用“不VP”。“VVP”式正反問句屬于“V-...
漢語方言研究專欄
-
《爾雅?釋訓》訓詁重言詞之成就
摘 要:《爾雅·釋訓》篇對以往的重言詞進行了系統(tǒng)的收集、訓釋,這在漢語詞匯學術史上是第一次,也是《爾雅》在訓詁學方面的突出成就,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其成就首先表現(xiàn)在注重結構類型的多樣化,將各種類型的重言詞收錄其中。其次,按照“一...
-
-
《倭名類聚抄》征引《爾雅》舊注探析
摘 要:《倭名類聚抄》是日本較早的類書,它援引《爾雅》及舊注共222例,征引量位于中日古籍的第三位。其中,明確標明征引李巡《爾雅注》2例、孫炎《爾雅注》6例、沈旋《爾雅集注》37例。通過與清人輯佚成果、《爾雅》傳世版本的對勘與比較,不難看...
-
-
四種日本古寫經(jīng)《玄應音義》卷六引《爾雅》考釋
摘 要:日本古寫經(jīng)四種是指石山寺本、七寺本、金剛寺本、西方寺本《玄應音義》。以這四種古寫經(jīng)卷六所引《爾雅》為研究對象,參照宋監(jiān)本《爾雅》,結合漢魏六朝隋唐時期的文字特點,從內容和文字兩方面來考探異文。這四種寫本反映了《爾雅》在唐代及唐前時...
雅學研究專欄
-
-
虎溪山漢簡“梯”“柂”釋義及其相關問題
摘 要:在湖南沅陵虎溪山漢簡1號漢墓出土的竹簡中,涉及到《食方》內容,其中,亦不乏各種量詞的使用。簡11“黍一梯”“棗膏一柂”中的“梯”“柂”,均用為器物量詞,它們的釋義以及文字隸定,對于理解句意至關重要?!疤荨笨赡芘c出土的節(jié)狀木器有關,...
-
《漢語大詞典》近代漢語條目商榷
摘 要:作為目前最大規(guī)模的漢語類工具書,《漢語大詞典》以其獨特的“語文性”“歷史性”而備受世人關注,在海內外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不過,由于諸多客觀因素的影響,它還存在著例證晚出、釋義不精、詞條漏收、義項漏釋、例證不足等方面的問題。上述問題在一...
-
-
“既然p的話,那么q”句式的或然弱性推斷
摘 要:“既然p的話,那么q”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復句句式,屬于“推斷+假設”的異類組配。“既然”句與“的話”句都屬于因果類復句,兩者都具有推斷性的語義,它們的語義共性推動了接口的產(chǎn)生。同時,說話人的特定表達需要,也對兩類復句的異類組配起到了...
漢語言文字研究
-
-
基于CiteSpace的地名研究可視化分析
摘 要:以1990—2022年中國知網(wǎng)所刊發(fā)的地名研究文獻為數(shù)據(jù)來源,借助CiteSpace軟件對其進行可視化分析。其中,期刊文獻有10311篇,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文獻有595篇。在相關調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的基礎上,繪制出發(fā)文量、作者、研究機構等...
語言應用研究
-
網(wǎng)絡媒體國際中文教師身份的敘事定位構建
摘 要:從敘事定位的視角出發(fā),以網(wǎng)絡媒體中有關國際中文教師的報道為例,運用敘事定位分析方法,構建新聞敘事框架。通過各種話語資源的分析,在不同層級的定位中展現(xiàn)國際中文教師身份的構建軌跡。研究發(fā)現(xiàn),網(wǎng)絡媒體中國際中文教師身份構建主要包括自身身...
-
-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案例式商務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摘 要:案例式商務漢語教學的心理學基礎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結合商務漢語教學實際,闡述建構理念和實施步驟。前者包括圍繞話題進行觀點交鋒,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語言訓練,組織開展合作學習,加強網(wǎng)絡平臺互動協(xié)商;后者包括課前熱身以喚醒知識,案例學習以提取...
-
非遺視域下圍棋融入國際中文教育之探究
摘 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生動地展現(xiàn)出一個民族的生活、情感、知識、信仰等精神內涵,具有獨特的魅力。圍棋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資源,但在國際中文教育領域并未受到足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