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文字里遇見
因為話少,所以才寫作。寫作之人,自言自語,想要表達的,未必是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而是渴望被理解的心情。而看文章的人,對號入座,便是在文字里遇見。 隔朋不交友。文字里遇見,隔屏隔頁,卻不隔山隔水,算是直接交集的靈魂家人。一個人若有兩個家園,便不會...
-
凝望一棵斑駁的樹
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他的樹都沉穩(wěn)些。楊與柳都已翠葉青青,它才爆發(fā)出米粒大的嫩芽:只星星點點的一層隱綠,悄悄然絕不喧嘩。又過了些日子,忽然就掛滿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淺綠色的蜻蜓綴滿樹枝——當(dāng)它張開翅膀躍躍欲飛時,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溫...
-
晚風(fēng)庭院落梅初
讀小學(xué),老師組織學(xué)習(xí)小組,家住附近的幾個學(xué)生,放學(xué)之后,集中到一家住房寬敞的學(xué)生家里寫作業(yè),復(fù)習(xí)功課。我到的這位同學(xué)家,是個獨門獨戶的四合院,很是軒豁敞亮。帶廊檐的正房三大間,兩邊的房間,分別住父母和孩子,中間的客廳,成了我們學(xué)習(xí)小組的場地...
-
巢州明塔
它有巍峨聳立的氣勢,有臨風(fēng)對月的瀟灑,有亂云飛渡的從容,有處變不驚的態(tài)度,這是明塔。這一座磚塔,相傳是明朝的遺跡(明崇禎四年) 腳下是蒼翠濃綠的樹木和湖水環(huán)繞中,在渾樸蒼涼山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煢煢孑立,與對岸的中廟寺形影相彰,這就是“...
-
秋聽蟲鳴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竟忘記了秋日里最動聽的聲音。 那天女兒抱怨,說房間里一只蟲的鳴聲攪擾了她的好夢。待夜晚降臨,我便同妻子熄了燈開始尋找,確定那聲源來自屋角的玩具箱下,好一番翻找,再徒手捉拿,一只蟋蟀被我捏住兩條大腿舉了起來,它用力扒拉著...
品物
-
閱讀記
我上小學(xué)一年級時,有一天撿到一張舊報紙。閑來無事,就把自己認得的字挨個念了出來,竟然發(fā)現(xiàn)它們的讀音連綴出了一句自己能夠明白的話語,大為震動。那種震動直到現(xiàn)在還能清晰記得。好像寫出文字的那個人無限湊近我,只對我一個人耳語。這種交流是之前在家長...
-
懷戀文學(xué)
要說與文學(xué)結(jié)緣,還得追溯到我的童年。幼時我即喜愛作文課。每逢老師繪聲繪色地朗誦,我總是激動不已。小學(xué)四年級時,老師總把我的作文作范文讓同學(xué)們評閱。于是我的幼小的自尊在老師的褒獎呵護下更是不斷膨脹,于是便有了習(xí)文之癖。有一次作文,記得是記一次...
-
隱藏在元青花里的秘密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zhuǎn)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2007年,周杰倫一曲《青花瓷》火遍大江南北,一位東方美女的形象躍然紙上。但是,元青花的人物形象卻是學(xué)術(shù)界爭論的一個問題。 中國是瓷...
-
竹說
竹器的使用,可遠溯至上古。操作之什,起居之器,爭戰(zhàn)之備,不少即為竹子做成。古時削竹為簡,為書寫輕便和防蛀蟲,要將青竹火烤殺青,竹中水分如汗?jié)B出,故又叫汗青,所謂丹心汗青。 古代大臣上朝拿的手板,有時也以竹片制成,且有紋飾,上可記事。王獻之有...
-
對美的挽留
我每次看古裝劇,都覺得失真。古人以燭火照明,而火光的亮度半徑很小,所以古代的夜里,亮著燭火的房屋,角落里都是影影綽綽的,根本不可能是片場那種燈打出的明亮光感。人物的著裝,當(dāng)然也不可能那么鮮亮,因為古代沒有化工染料和穩(wěn)定的定色技術(shù)。上古時代的...
-
古詩詞中的浪漫
中國人的浪漫,往往藏在不用“愛”字表白的言行舉止中。這種浪漫,在古詩詞中特別明顯。 先秦佚名宣泄自己對戰(zhàn)爭的抵觸情緒,在《擊鼓》中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贝颂幍摹袄稀?,并不是白頭到老的老,而是生死的意思。因為,年輕的戰(zhàn)...
品藝
-
一碗威風(fēng)凜凜的面條
愛上面條,是在1983年,那時我已去揚州讀師范了。 恰巧陸文夫的《美食家》在《收獲》上發(fā)出來,實在太讓人流口水了。 蘇州美食,蘇州面,還有那個愛吃“頭湯面”的朱自冶。 “……最重要的是要吃‘頭湯面’。千碗面,一鍋湯。如果下到一千碗的話,那面...
-
大味至淡
世間的味道,有濃烈的,有清淡的,有油膩的,有清爽的。然而,能沁人心脾的滋味,往往是淡淡的。 黃昏時分,街邊的燈光昏黃而寂靜,我路過一家小餐館,透過玻璃窗,看見一張木質(zhì)方桌邊圍坐著兩位老人,面前有兩碗熱氣騰騰的湯面。暖黃的燈光灑在他們的身上,...
-
馬奶酒
一位朋友說:“人的酒力,不是練出來的,那是天生的?!边@話我信,因為它得到過驗證。有一年過春節(jié),家里人團聚。妻平日滴酒不沾,生長在宜賓的大嫂硬要和妻比拼酒力。拼來拼去,一瓶五糧液剩下半瓶時,大嫂就搖晃著身子睡覺去了,妻卻面不改色,我在驚愕中將...
-
腐竹與竹
腐竹,是我們常吃的一種美食。它是黃豆的“衍生物”,將豆?jié){上面的油皮取出晾曬干燥,因其形類似竹枝狀,稱為腐竹。全國有各式各樣的腐竹美食,“三國故里”許昌,也有著名的河街腐竹。 “河街腐竹”是省級非遺,是中原麥粟文化代表性產(chǎn)物之一,其生產(chǎn)、發(fā)展...
-
山東的羊湯
山東這片土地,出圣人,也出羊湯。 有多少地市,就有多少種羊湯風(fēng)格。如方言,東西南北各有差異,卻都能順耳,山東各地的羊湯也都順口。然越往西,往南,羊湯名氣越大。如滕州、單縣,其大小招牌掛遍全省,乃至全國。魯中的要數(shù)萊蕪、臨朐,在當(dāng)?shù)嘏d旺,省內(nèi)...
品味
-
黑龍江之源
快艇溯流而上切割著江面,尾部掀起機翼形的白色水花瀑布,雖然是伏天,快艇與空氣擦出的慣性冷風(fēng)還是令人感到一絲絲涼意。沿著中國版圖雄雞之冠的國境線不到二十分鐘我們就從洛古河村來到了黑龍江源頭,望著蒼莽的遠方?!耙皶缣斓蜆?,江清月近人。”不知為什...
-
臨海問魚
深居內(nèi)陸,內(nèi)心對海洋十分向往。趁著孩子們暑期放假,一家人于8月開漁期來臨前,來到廣東省陽西縣沙扒鎮(zhèn)。 西去廣州市三百公里外的陽西縣,有著廣東省最優(yōu)質(zhì)的一處海岸線,背靠綿綿延延的一抹青山,山體東西兩端自然延伸至大海,青山環(huán)繞的這處海灘,像極了...
-
桃花潭水流千年
皖南涇縣這個不起眼的地方,有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景點,其中桃花潭景區(qū)更是讓人感慨不已。 去那里的路上,導(dǎo)游在大巴車上問,李白的詩《贈汪倫》,誰能背得出?座中馬上有許多人舉手?!袄畎壮酥蹖⒂校雎劙渡咸じ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誤入葦塘深處
久在北京城里生活,城里眾多的公園和綠地總給人能工巧匠精心設(shè)計的秩序感,處處凝結(jié)著人為的美學(xué)智慧。暑假,我從北京返回故鄉(xiāng),早上五點多鐘,出去跑步,小時候常來捉魚摸蝦的那條大河展現(xiàn)在我眼前的,卻是另一番質(zhì)樸、純真的天地。南朝梁代鐘嶸曾經(jīng)在《詩品...
-
古韻悠悠八特村
中國傳統(tǒng)村落——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qū)八特村,與東方文明“磁山文化”發(fā)祥地隔河相望,從青蘭高速磁山出口下去,南行200米左右,便進入村中。 “八特”這個村名,歷史非常悠久。據(jù)村中一通清代同治八年(1869)《重刻八特鎮(zhèn)始初命名之由碑記》記載,...
品行
-
報秋
似乎剛過完了春節(jié),什么都還來不及干呢,已是長夏天氣,讓人懶洋洋的像只貓。一家人夏衣尚未打點好,猛然卻見玉簪花那雪白的圓鼓鼓的棒槌,從擁擠著的寬大的綠葉中探出頭來。我先是一驚,隨即悵然。這花一開,沒幾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處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
-
收下這冬天的賄賂
北地的冬季確實過于漫長了些,我等邊民難免膩味,發(fā)發(fā)牢騷:諸如在單位澡堂子里洗完澡,大家一邊擦著濕淋淋的頭發(fā)一邊叨咕著,還是夏天好啊,連衣裙一套,就齊活了。這大冬天兒的,衣服一層摞一層,薄的厚的棉的毛的,里三層外三層把自己裹成了一只大笨熊,煩...
-
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
理完10期的一摞文稿,審閱完8期的公眾號,通讀完9期的校樣,又審看了11期補的兩篇稿,敲定月底的一個活動,梳理這月總結(jié)和下月計劃,不覺時針滴答已近下班。抬起頭,呼出一口氣,想要喝杯水,一扭頭撇見窗外對面的尖頂紅瓦新亮。毛毛細雨不知何時飄灑,...
-
每個游子心中都有一座老宅
每個遠在他鄉(xiāng)漂泊的游子,心中都有一座老宅,它靜靜地矗立在時間的長河里,承載著歲月的痕跡和無盡的故事。每當(dāng)夜深人靜之時,或是獨自一人面對紛紛擾擾之際,這座老宅就會如同母親一般溫柔地擁抱著我們,賦予我們力量和源泉。 我家的老宅坐落在溫州龍灣寺前...
-
萬物溫柔
夏末的一天,我無端感覺沉悶壓抑,心緒焦躁不安,無法排解。忽然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于是即刻開車奔向山水之間。 我抵達山村時,已是暮色微籠時分。夕陽已經(jīng)沉落,天邊還留有絢麗的晚霞。我不著急安頓,便佇立在高處看晚霞變幻。我慶幸沒有錯過暮晚時分...
-
秋分
遠古時期,人們就通過觀測太陽,確立了二分二至。二分指的是“春分”和“秋分”。《說文解字》:“分,別也。從八從刀,刀以分別物也?!狈质且粋€會意字,從八、從刀會意,本義是判分、分割,二分皆因晝夜平分而得名。二至指的是“夏至”和“冬至”,因晝夜極...
品相
-
開枝散葉
30多年來,我一直沉醉在故鄉(xiāng)的童年里和奶奶的童話中,我發(fā)覺自己生命的情感總是庇蔭在荷塘前那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下。 高高大大的奶奶一聲喊,我們趕忙住手,一個個如一尾滑溜溜的魚,一閃,就消失在水塘深處。陽光下的水面,復(fù)又平坦如鏡,微波粼粼,細碎如...
-
故鄉(xiāng)的夜
靜坐書桌前,窗外霓虹閃爍,星星在夜空中若隱若現(xiàn),濃濃的鄉(xiāng)愁又涌上心頭。童年時的故鄉(xiāng),不管什么季節(jié),夜晚都是美好的。 春夜清新。天空像洗過一般,沒有一絲云霧,圓月高掛,如同一個大燈籠,把大山里照得亮如白晝。山峰一座連著一座,在月夜里巍然聳立。...
-
葉落歸根
母親出生在富商家庭,祖輩自清末在北京行商,在上世紀(jì)六十年代支援大西北之前,一直是北京市重點中學(xué)的尖子生。她說,她學(xué)的是財會專業(yè),這是她們那代女生心目中的神圣殿堂。但現(xiàn)實與她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她最終因為家庭原因去了大西北。 為了能夠留京,我...
-
慈愛要有度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fēng)塵?!边@是清代詩人蔣士銓所寫的一首令人淚目的母愛詩《歲暮到家》,全詩充滿暖暖的愛意,一個慈愛的母親,她的整顆心都是被愛占據(jù)的,世間讓她最為高興的事...
-
小院煙雨無故人
七月的北方,是多雨的。雨從天上來,被壓成一條條絲線落入小院,不細看,很難發(fā)現(xiàn)它們的蹤跡。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離別的戲碼從我小學(xué)時便開始上演。那時候父母遠去外地打工,我成了與爺爺相依為命的留守兒童,從剛開始的試探,到習(xí)以為常,再到后來的依依不...
品情
-
訪蘭
父親喜歡蘭草,過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帶回些野蘭栽培;幾年之間,家里庭院里就有了百十余品種的蘭草,像要做一個蘭草園圃似的。方圓十幾里的人就都跑來玩賞,父親并不以此得意,而且臉上倒有幾分慍怒。以后又進山去,就不再帶回那些野生野長的蘭草了。...
-
未經(jīng)凝視的世界是毫無意義的
這個世界脾氣特別古怪,你必須凝視它,它才會把大門打開,讓你看到它里頭的風(fēng)景。如果你不凝視它,它的大門就永遠是緊閉著的,你什么也看不見。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一雙眼睛。這雙眼睛這一輩子其實只做兩個動作:一個叫掃視,一個叫凝視。 你的作...
-
內(nèi)心遼闊,世界溫柔
人心,遼闊在哪? 我想,遼闊在——它不只是空間的,還是時間的;不只是進取的,還是回旋的;不只是立體的,還是多維的。那里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投射于一個人的舉手投足,便是他的人格氣象。 東漢有位高士郭泰,性明知人,曾評價黃叔度說:“叔度汪汪如萬...
-
青春是一場高原反應(yīng)
我并沒有多么懷念青春,因為我的青春悄然無聲。 這兩日,上高三的表妹問我當(dāng)初是怎么度過高三的生活的。現(xiàn)在距離我高考已經(jīng)過去三年了,我能回想起來的只有腦海里臨近高考那幾天的畫面:早晨在上學(xué)路上聽著一遍又一遍的英語聽力,晚上坐在小臺燈前背單詞……...
-
喜歡和愛
認識兩個青年雜技演員,他們是一對組合。兩人在舞臺上靚麗的外形,高超的技藝,尤其配合之默契,可謂珠聯(lián)璧合。大家紛紛猜測他倆的關(guān)系是否臺上為搭檔臺下是夫妻呢!其實非也。原來,男的對女的是曾有過那么點意思,但女的好像并不來電。所以雖然搭檔已好幾年...
品言
-
元上都遺址
在古代,中國北方的大草原上,生活著很多游牧民族,他們逐水草而居,一生的家當(dāng)都在馬背上,靠放牧為生,以搶劫為兼職。每隔很多年,他們中間會涌現(xiàn)出一些杰出人物,把眾多部落凝聚在一起,爆發(fā)出強大的戰(zhàn)斗力,他們沖垮中原王朝的政權(quán),掠奪他們的土地,如果...
-
是從什么時候喜歡三國的
我小時候初讀三國,看的是《三國演義》連環(huán)畫。 后來能讀字書了,就讀《三國演義》,讀罷回頭一想,覺得連環(huán)畫頗有意思:畢竟小說是字,得想象;連環(huán)畫卻許多人物的形象,腦海中定了型。關(guān)羽則戴冠有瓔,青龍偃月刀;曹操則大胡子,時常挺胸凸肚;張飛必帶頭...
-
古人“加班”的詩意
白天干不完的事情,晚上繼續(xù)干;工作日干不完的事情,節(jié)假日繼續(xù)干。這就是加班。加班,古而有之。我國歷史上有很多文人墨客以加班為題材,寫出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 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里的《國風(fēng)·邶風(fēng)·北門》云:“出...
-
刺字的惡制
一部《水滸傳》,讓讀者記住了宋代的“刺配之刑”。 這是一種盛行于宋、元時期,集“杖責(zé)、黥刑、流配”三種處罰為一身的刑罰,其對象是犯罪的囚徒。 有好幾位梁山好漢就被刺配過,包括林沖、武松、宋江等等,在臉上留下了兩行金印。 但小說的第二十回中,...
-
李漁與楊梅
千百年來,楊梅深受人們的喜愛。譬如,明末清初的文學(xué)家、戲劇家、美學(xué)家李漁對楊梅是愛之甚深。 李漁著有《閑情偶寄》,談及戲曲、歌舞、服飾、美容、園林、建筑、花卉、器玩、頤養(yǎng)、飲食等方面的內(nèi)容,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科學(xué)小品集。其中,他在《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