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與和諧(下)
—《民俗學引義》連載之六
3.論道
什么是“道”?在天,可能是天道;在地,可能是地道;在人,則必須是人道。它代表了人性與動物性的區(qū)別,也代表了人與自然的再次重逢,是心理的、意象的和包容性的原則。對于它的描述,雖然古來有別,但意義從無更改,萬變不離“道”諦。
《莊子·天下》篇講:“道術將為天下裂?!贝_然,儒有儒之道,佛有佛之道,道有道之道。(剩余13035字)
目錄
- 埋藏學...
- 小人書...
- 奇遇...
- 好樹撞之死...
- 西出邊關...
- 落雪無聲...
- 路祭的客,往上升...
- 病句解剖...
- 白雪奔馬...
- 好好活...
- 殘鯨...
- 新世界...
- 高原動物記...
- 異鄉(xiāng)記...
- 長江咽喉巴陽峽...
- 黃土之下...
- 大歌聲里的侗寨...
- 庭院小記...
- 驪山:盛世與槍聲...
- 靈博山的雨...
- 七月十五見花紅...
- 梭羅的田野...
- 別處的星光...
- 客居...
- 蝸牛簡史...
- 青海書...
- 與親人書及其他...
- 秋水與暗流...
- 劉欣菲的詩...
- 馬小強的詩...
- 惠建寧的詩...
- 賀志軍的詩...
- 趙秉峰的詩...
- 張林春的詩...
- 班培紅的詩...
- 共產(chǎn)國際檔案中的喬國楨(賀凝)...
- 毛澤東給謝子長題詞的情感意蘊和...
- 民俗與和諧(下)...
- 延安文學2024年總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