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美國“知華派”專家李成:美國的對華政策疏遠了中國青年
李成。圖/受訪者提供
從美國作家何偉(Peter Hessler)的《江城》,到90后美國人戴三才(Zak Dychtwald)的《中國后浪》,近年來這些書的問世,反映了美國社會對中國青年一代的特別關注。
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和中美關系降到低點的背景下,美國學者李成進行了關于中國青年的調查研究?!皩嶋H上,我和戴三才的觀察有相似的地方,他觀察的是‘千禧一代’,也就是1980年到1995年出生的人,而我更多的是研究更年輕的00后們。(剩余4624字)
目錄
- 合理設置互聯(lián)網反壟斷的“紅綠燈...
- 真正值得警惕的并非神曲...
- 瑞雪...
- 呆萌的“冰墩墩”形象怎樣使用不...
- 美國“動用”阿富汗資產,阻礙國...
- 知名媒體人曹景行病逝...
- 聲音...
- 突破1972...
- 一盤外交大棋...
- 禮賓司最忙的一年...
- 印象中國...
- 專訪章百家:塑造適合時代需要的...
- 互聯(lián)網大廠投資轉向...
- 美聯(lián)儲緊縮:新興市場感受寒意,...
- 拜登想從烏克蘭危機中得到什么?...
- 專訪美國“知華派”專家李成:美...
- 36個人的冒險:全球首個新冠挑...
- “羅氏檔案”: 一段鮮為人知的...
- 反貪往事...
- 百年中行再赴奧運之約,以金融之...
- 法系車復興,道阻且長...
- 圣克拉拉:切·格瓦拉...
- 最腐敗的藥廠,最熱情的毒販...
- 厚積與薄發(fā)...
- 不負天下,梅艷芳...
- 黃昏的客棧...
- 元日送站...
- 臥底各個群怎么討論谷愛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