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紅:鄉(xiāng)村振興中的紅軍后代(二)
印在紙上的名字
2020年10月開始,楊小春不管走到哪里,身上都帶著兩張約5英寸大的“照片”。這是楊小春一家人的念想。
有時候,他小心翼翼地拿出來,給好朋友看,繼而會感慨道,我奶奶,想了一輩子,尋了一輩子,可她臨死前,都不知道爺爺的下落,也不知道他在何時、在哪兒打仗犧牲了。
大家發(fā)現,這兩張5英寸的“照片”,其實是一篇網絡新聞打印出來的兩部分內容,楊小春將它剪成兩部分,再過塑,乍一看,大家都以為是照片。(剩余3723字)
目錄
- 中國,又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
- 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中國共產黨...
- 毛澤東為什么讓梁漱溟讀《反杜林...
- 鄧小平辦報刊的那些事...
- 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中書寫火熱的...
- 推動改革開放的思想武器:“解放...
- 改革開放必須始終注意堅持四項基...
-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進一步全...
- 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看改...
- 武裝工作隊初次出動到敵占區(qū)工作...
- 『敵進我進』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運用特點...
- “一個有歷史意義的創(chuàng)議”...
- 文武奇才·陳奇...
- 劉少奇夫婦給女兒的生日賀信:紅...
- 《上海婦女》雜志封面:見證巾幗...
- 杜鵑紅:鄉(xiāng)村振興中的紅軍后代(...
- 周光召:隨時聽從祖國的召喚...
- 宋文博:愛民模范...
- 許光達故居讓銜碑前...
- 瞻仰平江起義紀念館...
- 斷肢將軍鐘赤兵...
- 瞻仰淥口博物館吟楊得志將軍詩句...
- 頌左權...
- 問心...
- “小八三”村擁抱解放大潮...
- 任弼時論黨的建設...
- 譚政:堅守黨性原則的典范...
- 從黨的光輝歷史中汲取砥礪奮進的...
- 淥口博物館:聆聽歷史回響,感受...
- 《向毛澤東學習寫文章》...
- 原文選讀 準確性、鮮明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