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語言學視域下的單字為訓研究
——以東漢高誘注釋中的“止”字為例
摘 要:單字為訓作為注釋語料中最常見的訓釋方式,在本質上反映了古人是如何通過心智范疇的建立來認知世界的。在認知語言學視角下,從語義框架、原型范疇和邊緣范疇、語義場焦點分布三個方面,對單字為訓注釋語料進行研究。以《呂氏春秋》高誘注釋中的“止”為例,當“止”作為訓釋詞時,凸顯的是其原型特征即“停止”義,或者說是其核心義;而當“止”作為被釋詞時,則展示了“止”的語義框架中的部分概念槽與填充項。(剩余11819字)
摘 要:單字為訓作為注釋語料中最常見的訓釋方式,在本質上反映了古人是如何通過心智范疇的建立來認知世界的。在認知語言學視角下,從語義框架、原型范疇和邊緣范疇、語義場焦點分布三個方面,對單字為訓注釋語料進行研究。以《呂氏春秋》高誘注釋中的“止”為例,當“止”作為訓釋詞時,凸顯的是其原型特征即“停止”義,或者說是其核心義;而當“止”作為被釋詞時,則展示了“止”的語義框架中的部分概念槽與填充項。(剩余1181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