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森林保險支付意愿與政策偏好
——基于選擇實驗法的實證分析
摘 要:從行為經濟學決策理論出發(fā)構建分析框架,研究農戶森林保險決策,設計包含保障額、保險費、財政補貼率、獲得補貼及時性和賠付的難易程度5個屬性的森林保險方案,利用選擇實驗法獲取福建省和湖南省共20個縣的745個農戶的樣本數據,通過RPL模型對異質性森林經營主體的森林保險支付意愿及其政策偏好進行研究和比較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結論:(1)從隨機參數均值估計結果來看,保障額、保險費、財政補貼率、獲得補貼及時性和賠付的難易程度的均值系數均在1%的統(tǒng)計水平上顯著;(2)對設計方案中農戶各屬性邊際價值的計算結果表明,屬性的邊際價值從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保險費、財政補貼率、獲得補貼及時性、賠付的難易程度、保障額。(剩余19318字)
-
-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24年05期
目錄
- 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新時代農民精...
- 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新時代鄉(xiāng)村精...
- “第二個結合”與優(yōu)秀農耕文化的...
- 從利益聯(lián)結到社區(qū)再造:新型農村...
- 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爭議的...
-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內...
- 我國集體土地征收的司法審查及其...
- 共同締造賦能基層社會治理的制度...
- 以“規(guī)矩”畫“方圓”:鄉(xiāng)村治理...
- 鄉(xiāng)土性與國家化:新鄉(xiāng)土德治的理...
- “數字-鏈式”治理:大型易地扶...
- 農戶森林保險支付意愿與政策偏好...
- 農戶耕地質量保護措施的采納決策...
-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鄉(xiāng)村文化建設...
- 陜甘寧邊區(qū)鄉(xiāng)村治理共同體建設及...
- 禮下庶人:明清時期災害社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