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亞斯· 古爾斯基的當代景觀考古學
從杜塞爾多夫學派到全球景觀:古爾斯基的視覺革命
1955 年安德烈亞斯· 古爾斯基(Andreas Gursky)出生于萊比錫的古爾斯基,成長于“冷戰(zhàn)”鐵幕下的分裂德國。這種對宏觀結構的敏感,在他師從貝歇夫婦(Bernd & Hilla Becher)期間逐漸轉化為獨特的創(chuàng)作方法論——他將杜塞爾多夫學派強調的“類型學攝影”推向極致,用超大幅面(常達 2 米×3 米)與超高分辨率賦予圖像紀念碑式的壓迫感。(剩余1087字)
目錄
- 凝視的復調:在鏡頭與枝丫間重構...
- 安德烈亞斯· 古爾斯...
- 49.8 米深處拍攝模特創(chuàng)下世...
- 4.17 億像素的仙女座星系巨...
- 重返郵票舞臺...
- 當蒙娜麗莎遇見自拍桿:博物館里...
- 從《超級馬里奧派對狂歡》學到的...
- 時空的交織:從白天到夜晚...
- # 在攝影領域,有哪些常見的固...
- 徠卡百年限量版泰迪熊比相機還搶...
- 照片輸出與收藏價格...
- 詞窮的時候掏相機...
- 埃里克· 約翰遜“當...
- 歷史的重繪者:盧貝娜·...
- 遠行是重逢的倒計時...
- 擁抱:壓力消失“樹”...
- 川內倫子:在閃爍星芒中捕捉時間...
- 朱浩《銀鹽落定》 作為穿越之門...
- 王翰林《動物資本論》...
- 勞拉·蓋爾×...
- 極南之境...
- 32 種!臺灣特有鳥類之美...
- 當精密機械遇見數字靈魂 徠卡 ...
- 光影絲路·極境之眸 ...
- 我們?yōu)槭裁葱枰粡埐讳P鋼存儲卡...
- 影像革新與 AI 賦能 三星 ...
- 2024 reFocus Aw...
- 純粹的黑白記錄世界 2023 ...
-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