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大學理念的爭衡與通識教育的新方向
一、二十一世紀大學理念的爭衡
二十一世紀,大國博弈,戰(zhàn)爭頻仍,使國際秩序輿圖換稿;病毒肆虐全球,各地封城斷航,使平民百姓生活困難、孤苦無告,在此起彼落的“脫鉤”聲中,也為“反全球化”潮流推波助瀾;氣候巨變,天災接踵,地球正處于“氣候緊急狀態(tài)”,極為危險。在高等教育領域,“工具論”(instrumentalism)教育觀勃興,挑戰(zhàn)傳統的“非工具論”(non-instrumentalism)教育哲學,造成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理念激烈震蕩,使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上徘徊踟躕。(剩余7145字)
試讀結束
目錄
- 2022年第7期書屋絮語...
- 二十一世紀大學理念的爭衡與通識...
- 一泓源泉各奔流(一)...
- 短篇小說的當下困境...
- 毛主席題詞“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 晚年熊希齡...
- 喧嘩年代,從容吹響自己的笛聲...
- 1937年春,梅蘭芳在長沙...
- 柳鳴九筆下的羅新璋...
- 唐君毅《母喪雜記》...
- 守先待后為招魂...
- 既開風氣又為師...
- 佛教對“孝道”的認同...
- 學書記...
- 魯迅與唐詩名家錢起...
- 共襄國學,父子情深...
- 吳宓眼中的鹿橋為何是“劣生”...
- 晚清湖南被迫開埠的屈辱...
- 一百多年前錄制的“中國最早聲音...
- 閱讀助書寫者起飛...
- 書簽記趣...
- 《左宗棠與李鴻章》后記...
- “小人物”的歷史...
- 《浩然文學回憶錄》編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