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內心的訴說
因為無用,一棵細小的枯樹
被留了下來
它沒有被做成椅子、柜子和床
被我們反復挪動和使用
長久的淋雨和腐蝕,它的體內
正在積蓄一種力量
朵朵木耳從它的身體里長了出來
它獲得了一種
傾聽自然之聲的聽力
同樣,因為無用
詩歌被挖掘了出來
它不能阻擋饑餓
更不能幫我們擺脫苦難
但它賦予了我們一種聽覺和力量
我們能夠聽到萬物內心
隱秘的訴說并帶著
這種聲音清醒堅定地去生活
——原載《綠風》2025年第1期
楊澤西的這首詩采用寓言式筆法,將構思注意力放在一棵枯樹上,雖沒有家具的模樣,卻在雨水中孕育出了“耳朵”這一意象。(剩余3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