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宓與民國詩人吳芳吉的莫逆之交
著名歷史學家柳詒徵在為《吳宓詩集》作序時,曾對吳宓與吳芳吉的友誼評論道:“兩人者,貌不同,跡不同,遇不同,詩亦不同,所同者乃真性情。”確實,他們兩個雖為同姓,又都是詩人,卻有著完全不同的人生際遇。這樣的兩個人能成為至交、知己,且那般肝膽相照,大概正如柳詒徵所言,皆乃真性情也。
初識清華
1911年4月,十七歲的吳宓和十五歲的吳芳吉一同走進了位于北京北郊的清華學堂留美預科班。(剩余5928字)
試讀結(jié)束
目錄
- 沸騰的熱血...
- 郁氏三兄弟,一部英烈史...
- 蕭紅:魯迅先生最難忘...
- 葉雅各:珞珈山上的種樹人...
- 吳宓與民國詩人吳芳吉的莫逆之交...
- 蔣光慈:職業(yè)革命家的文學人生...
- 《大刀進行曲》作者麥新的音樂之...
- 華文報紙開拓者美查...
- 共和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梁軍...
- 1937年,王小亭和震驚世界的...
- 寫史抗戰(zhàn)的史學家繆鳳林...
- “莎學泰斗”方平與邵洵美一家的...
- 初到南京...
- 陳貝兒:“娛樂一姐”的感動中國...
- 父親姚雪垠與杞縣大同中學...
- 劉仁文:法學的發(fā)展,需要人文精...
- 微名人...
- 胡適等人歡慶抗戰(zhàn)勝利...
- 艾青和聶魯達的詩友情誼...
- 梁曉聲的“人世間”之給哥哥妹妹...
- 今年的《名人傳記》有“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