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機、機器人、賽博格:美國文化中機器人的三種想象
[主持人的話]
盡管阿西莫夫(IsaacAsimov)“機器人三法則”在機器人倫理討論中路人皆知,但“美國機器人文化”這種說法對學(xué)界來說還比較陌生。談及西方早期機器人文化,學(xué)界經(jīng)常會討論捷克戲劇《羅素姆萬能機器人》(Rossum’sUniversalRobots,1920)或德國電影《大都會》(Metropolis,1926)等經(jīng)典作品,或去追溯德國浪漫派作家E.T.A.霍夫曼(ErnstTheodorAmadeusHoffmann)的小說《沙人》(DerSandmann,1816)和法國作家利爾·亞當(l’Isle-Adam)的長篇小說《未來夏娃》(Metropolis,1886)。(剩余11102字)
試讀結(jié)束
-
-
- 科普創(chuàng)作評論
- 202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