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熱帶人工混交林演替早期群落結構及其恢復特征
摘 要: 群落結構的恢復能力是判斷人工混交林營建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為探究亞熱帶人工混交林的群落結構及其恢復特征,該研究以廣東省佛山市云勇林場2010年對杉木純林進行皆伐并種植闊葉鄉(xiāng)土樹種后形成的人工混交林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2020年在典型區(qū)域建設的7.92 hm2樣地群落調查數(shù)據(jù),計算了物種多樣性、重要值、徑級結構和胸高斷面積等指標。(剩余23312字)
目錄
- 《廣西植物志》的編研歷程...
- 廣西維管植物新分類群概況...
- 關于我國植物遷地保護的思考...
- 森林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響因素研...
- 巖溶土壤中微生物研究進展與展望...
- 基于CRISPR/Cas9的獼...
- 廣西藥食同源植物資源及利用研究...
- 維管植物質體基因組多樣性及其獲...
- 細胞質雄性不育表型及不育機制研...
- 未來氣候變化情景下中國植物物種...
- 地楓皮入血成分抗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 六堡茶群體種葉綠體基因組捕獲歷...
- 文采報春苣苔PwDREB2s基...
- 葉綠體序列和核微衛(wèi)星顯示同域分...
- 亞熱帶人工混交林演替早期群落結...
- 采用液質聯(lián)用技術定性分析松葉雞...
- 熱帶巖溶森林內露石表面微生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