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在意涵的研究范式與關系重構
——基于馬克思主義人的意識理論視角
【摘 要】有關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在意涵形成了基于時空視角和基于結構要素兩種不同的研究范式。作為一種兼具自主性和建構性的集體意識,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應回歸作為意識主體的人及其關系的考察。作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的客觀實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兼有整體性、共同性、包容性等共通性特質,構成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基質結構,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在意涵和本質規(guī)定。(剩余17712字)
目錄
- 中華民族共同體的三元觀...
- 自治、法治、德治在鄉(xiāng)村治理中的...
- 中國的邊民政策:從碎片化轉向體...
- 慣習延展、資本增殖和場域生成:...
- 論新時代黨的民族理論政策:思想...
- 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道路的守正...
-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在意涵的研...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理...
- 情感認同:鑄牢大學生中華民族共...
- 緬甸藏人及其在維系中國西藏地方...
- 論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
- 京族祭祖習俗的延續(xù)與變異...
- 女性人類學視閾下的農村女性“云...
- 跨域融合與生存表達:仫佬族儺舞...
- 新自由主義的政策轉向與當代墨西...
- 增進“國家民族”認同:法國的經...
- 《皇清職貢圖》中的廣西壯族形象...
- 記憶、轉化與地方資本的文化遺產...
- 從左江花山巖畫文化看中國文化統(tǒng)...
- 文化軟實力建設視域下“劉三姐歌...
- 民族院校音樂學科建設的時代審思...
- 全國期刊民族學、文化(社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