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燭之下,不展家書”
南宋文學家周紫芝在《竹坡詩話》中記載:有位李姓博州太守為官極其廉潔,一天,他在燭光下辦公,有人送來家書,他當即滅掉公家蠟燭,點起自家蠟燭。“ 公燭之下,不展家書”也成為流傳至今的一段清廉佳話。
“ 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睔v史上,還有很多官員也做到了如此公私分明。
《后漢書》就曾記載:巴袛是東漢末年的一名廉吏,有友人半夜來訪,他寧愿與客人對坐在黑暗之中暢談,也不使用公家的蠟燭。(剩余494字)
目錄
- 臺上與心上...
- 擦亮新時代黨的建設“金色名片”...
- 第一書記的鄉(xiāng)情筆記...
- 跨越半個多世紀的銘記與思念...
- 陸道培:為了病人“,不破樓蘭誓...
- “8萬噸壓力壓雞蛋,殼破膜不破...
- 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綻放青春光芒...
- 情滿“套餐A”:一座城市的低調(diào)...
- 長江上的一場生態(tài)司法變革...
- 給鄉(xiāng)村道路街巷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 城市賽事多了,背后有何考量?...
- 街鎮(zhèn)“小書記”們的“三字經(jīng)”...
- 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對改進新聞輿論...
- 小城流量“嫁接術”:一只鹵鵝帶...
- 違規(guī)吃喝為何屢禁不止...
- 論文署名,為何變成了“權力的游...
- 一所鄉(xiāng)鎮(zhèn)初中的“校園餐”反腐記...
- 伸向民生資金的黑手,何以九次得...
- 救命的醫(yī)療設備,如何淪為個人提...
- 陳云:黨風問題必須抓緊搞,永遠...
- 一名抗日縣長的忠誠與信仰...
- “公燭之下,不展家書”...
- “花崗巖”為何變成“青石板”?...
- 曾點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