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性和趣味性,哪個更重要?
蕭統(tǒng)《文選》序中,對文章的要求是“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也就是說,古人一直是以思想性與文學性兩條主要標準來判別文章好壞的。但現(xiàn)代還得加上“趣味”一條,特別是新媒體時代,文章吸不吸引人,幾秒鐘的事,誰還有耐心聽你的教誨?即便你說的都是真理。我去年出版的筆記散文集《九萬里風》,僅書名與書的整體設計,就能體現(xiàn)我的這種散文觀。(剩余196字)
試讀結(jié)束
目錄
- 一個人類學者眼中的全球史觀...
- 大禹是如何掌握實質(zhì)性權(quán)力的...
- 快樂應該建立在可持續(xù)的長久人生...
- 如何識別生活中的“流氓邏輯”?...
- 千古高風說到今:《紅樓夢》菊花...
- 略說《石鐘山記》循名責實表達憤...
- “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 志掣鯨魚碧海中...
- “濫觴”究竟有無泛濫的意思?...
- 議論文寫作“六忌”...
- 巧妙思辨,錘煉語言,寫出佳篇...
- 感受傳統(tǒng)民俗 涵育文化自信...
- 2024年高考京滬卷古詩閱讀題...
- 高考文言文閱讀模擬訓練一則...
- 走過蘇軾筆下的山水...
- 多點溝通,多點和諧...
- 人間煙火在紫陽...
- 可愛的蘿卜...
- 一雙筷子...
- 采菊...
- 思想性和趣味性,哪個更重要?...
- 心平氣和地與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