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自由的得與失
自由,可能是整個西方文化中最具特色但又最富爭議的概念。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二日,昆廷·斯金納榮膺劍橋大學欽定近代史講座教授時,以《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發(fā)表了就職演講。斯金納通過挖掘所謂“新羅馬自由觀”,直接挑戰(zhàn)了以賽亞·伯林提出的、已經支配了西方思想界幾十年的消極自由與積極自由的二分法,并且極大推動了共和主義思想在當代的全面復興。(剩余6736字)
目錄
- 在蒙哥汗帳前辯論...
- 與社會科學互動的中國古代政治制...
- 全球經濟史宏大敘事的邏輯...
- 在地全球性:從貨幣理解前現(xiàn)代及...
- 羅馬自由的得與失...
- 讀古希臘小詩的“窮源”與“含英...
- 開明與專制之間...
- 宋詞與畫像...
- 蕩子與賢人...
- 看長江浩浩流難住...
- 楊蔭瀏的中國音樂史研究...
- 海德格爾的“錯誤”...
- 《悲劇的誕生》的“科學問題”...
- 原鄉(xiāng),沒有地點的地點...
- 人類學家遇仙記...
- 舊著與新知...
- “科齊奧爾之問”與布洛赫的比較...
- “國家”是偶然的嗎?...
- 金錢與期刊:媒體禁制令及一稿多...
- 芥子納須彌:一部中國畫譜的法蘭...
- 《讀書》二0二四年總目...
- 《四海為家》 待兔軒札記...
- 漫畫...
- 硯邊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