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力量
——滕固兩次龍門石窟考察中的新藝術(shù)史眼光
一
二0二0年五月, 法國漢學家埃瑪紐埃爾- 愛德華· 沙畹(Emmanuel édouard Chavannes,1865-1918)的《華北考古記》中譯本由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這是該社“近代以來海外涉華藝文圖志系列叢書”中的一本。《讀書》二0二0年第十一期刊發(fā)了旅日學者張明杰先生的《石刻藝術(shù)經(jīng)典圖文—沙畹的〈華北考古記〉》一文,介紹了一九0七年沙畹的華北之行及其考察游記的學術(shù)貢獻。(剩余6453字)
試讀結(jié)束
目錄
- 尋路...
- 波羅...
- 天上掉下個區(qū)塊鏈...
- 鄱陽湖畔尋英布...
- 成吉思汗山丘...
- “反動心智”與保守主義傳統(tǒng)...
- 美國工廠...
- 為葛蘭言辯護...
- 傲慢與東方...
- “像山一樣思考”...
- 天聲石語...
- 翻譯之維...
- 文明的根源...
- 由碎而通:中國考古的路線圖...
- 阿甲的“朝天蹬”之思...
- 行走的力量...
- 治理末梢的壓力與活力...
- 羅馬帝國里的君子之爭...
- 摩石者的生涯...
- 為德古拉開啟的情報網(wǎng)絡...
- 不是盧梭惹的禍?...
- 印以載道:早期全球化視野下的塞...
- 還原劉義慶...
- 漢景帝的“大塊肉”...
- 漢朝的題壁...
- 掃葉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