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晚期”:新世紀文學危機中的新變
近些年來,文壇的代際更替與整體呈現(xiàn)的寫作氣質(zhì)成了部分學者關(guān)切的問題:有學者曾將中國當代文學自1990年代延續(xù)至今的某種“可疑的穩(wěn)定”指認為當代文學的“中年狀態(tài)”,更具銳氣、直面當下的“青年寫作”反而面臨邊緣化的困境,而這也必將導致“中年危機”如病毒般向整個文壇蔓延。[1]這一觀點也引發(fā)了一定的爭鳴:“中年寫作”是否僅僅意味著一種陳舊與保守?“青年寫作”又一定能建立起一個“總體性”的“大文學”嗎?[2]
這不難讓人想起陳曉明所謂的“晚郁風格”(或曰“晚期風格”)。(剩余4663字)
試讀結(jié)束
-
-
- 創(chuàng)作評譚
- 2024年06期
目錄
- 將“兩個優(yōu)勢”轉(zhuǎn)化為新時代文藝...
- 當代文學的耕耘者文藝評論的常青...
- 江西當代文藝評論的領頭雁和不老...
- “流量文化與粉絲戰(zhàn)爭”漫談...
- 真人還是幻象?...
- 論二次元夢女及其二度創(chuàng)作與當代...
- 以愛之名:流量時代的“飯圈”制...
- 近代江西畫家的風格突圍...
- 同源異流...
- 彭友善人物畫藝術(shù)語言探析...
- 段山水畫風格研究...
- 毛穎人生一筆繪...
- 回歸日常:文港毛筆發(fā)展演變及制...
- “新世紀文學的中年敘事與‘晚郁...
- 風華不減還是美人遲暮?...
- 懷舊,或一種“晚期風格”...
- 走向“晚期”:新世紀文學危機中...
- 珞珈風景豈曾忘...
- 呼喚贛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