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上三生路
初識《牡丹亭》,是在我幼小時候,約六七歲吧,正月時節(jié),姥姥家的村里照例請戲班唱大戲。東北有童謠:“拉大鋸,扯大鋸 姥姥家門口唱大戲。接閨女,喚女婿, 小外孫子也要去。今兒搭棚,明兒掛彩, 羊肉包子往上擺, 不吃不吃吃二百……”就是描繪去姥姥家看戲的情景。那時還沒上小學,但我屬于是早慧的孩子,能聽得懂戲文,如黃梅戲《女駙馬》、評劇《牧羊傳》《茶瓶記》、京劇《鍘美案》等農(nóng)村常唱的曲目,很被長輩們賞識。(剩余1163字)
-
-
- 學習方法報·讀寫拍檔高中版
- 2024年37期
目錄
- 國內(nèi)首部AI動畫片!水墨國風里...
- 樂見技術呈現(xiàn)詩詞之美...
- 古代詩歌閱讀實戰(zhàn)演練(一)...
- 《牽風記》...
- 努力做“真”的人...
- 魔幻與現(xiàn)實...
- 新材料作文“德與才”導寫及佳作...
- 德才并蓄,方為人才...
- 以德為本,以才助力...
- 娃哈哈集團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宗慶后...
- 甘肅瓜州極端天氣,有居民家留宿...
- 這些年輕人為何“詞窮”?調(diào)查顯...
- 破圈·守圈·...
- 假想思辨法...
- 破而立,守而固,退而專...
- “韜晦”與“自薦”...
-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明清傳奇...
- 牡丹亭上三生路...
- 明清傳奇與雜劇主要區(qū)別...
- 本期讀2版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