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北斗照亮中國夢
你知道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tǒng)嗎? 目前全球有四大導航系統(tǒng):中國的北斗、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歐盟的GALILEO。毫不夸張地說,它們就是我們另一雙看不見的“眼睛”。 如果這四大系統(tǒng)同時關(guān)閉,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 遠洋貨輪的船老大可...
卷首語
-
-
我們的畫在天上飛著呢!
2023年1月21日,第二屆“天宮畫展”在中國空間站正式開展。在除夕萬家團圓之際,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從中國空間站給孩子們送來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全國各地的青少年通過CCTV13“瑞兔呈祥中國年”特別節(jié)目和央視新聞客戶端“向春...
太空探索
-
-
聽說空間站里有個“煉丹爐”?
你知道嗎?中國空間站目前部署的14 個科學實驗柜,在地面都有一個進行對比實驗的科學柜鑒定件,其中就有一個類似太上老君“煉丹爐”的神器。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中科院上海硅酸鹽所去看個究竟吧! 你瞧,圖中科研人員正在操作的這臺設(shè)備,就是目前空間站...
太空課堂
-
-
建造地鐵的“地下巨無霸”等
建造地鐵的“地下巨無霸”世界上地鐵里程最長的國家是哪個? 當然是中國了!難怪中國有“基建狂魔”的稱呼呢。 中國能修這么多地鐵,首先要提到一個大功臣、地下開路先鋒——盾構(gòu)機。是它,硬生生在地下堅不可摧的巖石中挖掘出一條條通途。 看看吧!盾構(gòu)機...
科技前沿
-
-
反直升機地雷:地雷也能打下直升機
“嗖!” 伴隨著一聲不大的響動,一個黑不溜秋的家伙從地面飛上天,向空中呼嘯而過的直升機飛去。這家伙找死嗎?想被撞得粉身碎骨? 當然不是。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現(xiàn)了:直升機被地雷炸出了大窟窿,冒著黑煙,扎向地面。 這個敢攻擊直升機的地雷,就是反直升...
國防教育
-
-
大俠最愛用的毒藥是什么?
用作麻醉劑的曼陀羅花 三國時期有個名醫(yī)叫華佗,有一天他上山采藥,看見一個獵人抬只死老虎下山,虎嘴上還橫穿著一支長箭。華佗問道:“這么大的老虎,怎么打死的?”獵人指著箭說:“是用毒箭射死的?!?“噢!”華佗伸手去摸箭。獵人忙上前攔住說:“箭頭...
漫畫吧
-
-
探秘“大魚飛行器”
最近,一個不起眼的飛行器——無人飛艇成為了舉世矚目的焦點。誰能想到,這個長得像大鯨魚的家伙竟然能飛到數(shù)萬千米的高空!反正肉眼凡胎是看不到“大魚飛行器”了,要雷達才行。 其實,飛艇在100 多年前可是最火的飛行器,是當時的“飛行界第一網(wǎng)紅”:...
-
-
小行星又又又撞地球了!
警報響起!2023 年2 月12 日20 時18 分,撞擊事件發(fā)生前約7 小時,匈牙利“小行星獵手”克里斯蒂安·薩爾內(nèi)茨基向國際小行星中心提交了一顆利用匹茲科斯特托天文臺60 厘米口徑施密特望遠鏡新發(fā)現(xiàn)的近地小行星候選目標,內(nèi)部編...
-
-
老年大象是餓死的? (下)
老象為什么餓死? 這最后一套臼齒出現(xiàn)在它們的盛年,也就是30 歲左右。 第六套臼齒和其他幾套的形態(tài)有明顯區(qū)別。前面五套的末端表面都比較圓滑或平整,但是第六套的末端卻是尖尖的。第六套臼齒要用二三十年,這些尖頭慢慢磨平,到最后根本吃不了硬的東西...
百科探秘
-
-
發(fā)射前的忙忙碌碌
小編的話:航天器發(fā)射前,無論是火箭、航天飛機或者空間站部件,運輸都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航天員就更不要說了,進入飛船前,會有專門車輛為他們服務。而為了保證飛行器的安全,會有任務專家、專業(yè)技師來對它們隨時檢修。好吧,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發(fā)射前的忙忙碌...
圖解航天
-
-
我的“少年拍天宮”攝影作品上天了!
得知我的“少年拍天宮”攝影作品被送入中國空間站并參加“宇宙級”攝影展,真的好激動! 我太幸運了,謝謝組織活動的各位叔叔阿姨,這是我春節(jié)收到的最好的節(jié)日禮物。 中國空間站“邂逅”國際空間站(攝影者:耿夏) 我所在的北京市海淀區(qū)圖強第二小學(以...
-
-
將一天從12時辰改成24小時的徐光啟
徐光啟(1562年-1633年),上海人,萬歷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信仰天主教,曾從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學習數(shù)學、天文測量、水利等西方科學知識,并與之合譯出版《幾何原本》《測量法義》等書。后來在德國傳教士湯若望的幫助下,完成修訂新...
-
-
古今北斗星的變遷(上)
北斗七星(如圖1),因其形狀像古代量器“斗”而得名。其中,天樞、天璇、天璣、天權(quán)組成的四邊形為斗身,玉衡、開陽、瑤光組成的彎形為斗柄。 圖1 這七顆星在北方天空一年四季都是可見的。古人發(fā)現(xiàn)北斗七星整體在圍繞北極點轉(zhuǎn)圈,因其離北極很近,所以還...
科迷街
-
-
追尋“碳排放”的印記
各位同學,你們一定聽說過“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吧!那你們了解為什么各國要提出這樣的目標嗎?有人說是為了保護我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有人說是為了保護地球家園,還有人說是為了綠色發(fā)展,大家說的都有一些道理!其實,要真正領(lǐng)悟“雙碳”目標的奧秘,我們首先...
愛上科技館
-
-
一起來逛空間站第二屆“天宮畫展”
小編的話: 2022 年8 月起,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宣傳辦公室指導、中國航天基金會主辦、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二〇八所承辦的“手牽手·望天宮”青少年與載人航天面對面活動啟動,面向全國青少年征集包括第二屆“天宮畫展”在內(nèi)的各...
特別報道
-
-
從“一渠清水”到“北京明白”
小編的話:來自全國17 個省(市、區(qū))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的40 幅青少年繪畫作品,由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搭載進入中國空間站,并于除夕當天正式展出,亮相“天宮”。在畫作中,孩子們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心中的中國夢、航天夢。 從本期開始,我們將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