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閱讀練就歷史眼光
雖然我已年過九十,但仍大致保持每天8個小時的閱讀。這既因為已養(yǎng)成生活習慣,還因為想了解的知識實在很多,很想看而沒有看的書也很多,只覺得時間不夠,舍不得白白放過。 回想起來,堅持不懈地讀書(這里主要是說歷史方面的書)對自己的好處實在很多。 首...
卷首語
-
-
“董宇輝現(xiàn)象”的文化密碼
新東方的董宇輝直播帶貨火得一塌糊涂,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事了。我出于好奇,看了幾次,確實別具一格。在滾滾直播浪潮中,這樣的直播,無疑是一股清流,沁人心脾,給人啟迪。 別人直播帶貨,單純的賣貨,聲嘶力竭的呼喊、真?zhèn)文娴奶茁贰o限循環(huán)的重復,都是...
-
“一帶一路”出版合作進入提質增效階段
“一帶一路”出版合作進入提質增效階段 近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出版合作經(jīng)驗交流會在四川成都以線上線下同步的方式舉辦。來自全國出版發(fā)行界的代表圍繞“國際組稿:新形勢新趨勢新方法”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 中國出版協(xié)會理事長鄔書林在致辭中表示,當前...
-
2022北京出版高峰會議召開
2022北京出版高峰會議召開 12月21日,以“出版業(yè)的未來與抉擇”為主題的2022北京出版高峰會議在線上舉行。會議聚焦全球化中的出版業(yè)傳播全人類共同價值、科技進步與出版業(yè)發(fā)展方向兩個議題,中外出版人圍繞國際出版業(yè)交流與合作、融合出版的探索...
-
技術時代的閱讀
隨著科技的進步,在電子數(shù)字時代能夠節(jié)省出大量時間,好像做什么事情都方便多了;可越是節(jié)省時間,越是覺得沒有時間,幾乎還沒來得及好好著手干一件事,一天、一周、一個月甚或一年便飛逝而去。就在這種空前的匆忙中,傳統(tǒng)的紙質閱讀被手機閱讀所替代,深入的...
-
-
為什么要閱讀
幾年前,我十幾歲時就失去了聯(lián)系的一位表弟來看望我住在鎮(zhèn)上醫(yī)院里的母親,他借此機會順道拜訪了我的房子。在客廳入口處,他停了下來,目瞪口呆,眼睛盯著完全蓋住后墻的書架。 “你都讀完了嗎?”他難以置信地問我,幾乎嚇壞了。 “是的”,我說,“差不多...
-
閱讀滑鐵盧后德國的“救讀”運動
德國社會對書的敬畏和喜愛 德國歷來被稱為詩人和思想家的國度,這一傳統(tǒng)至今仍深深影響著德國社會對書的敬畏和喜愛。談到書,德國人常常會引用西塞羅的一句話:“一個沒有書籍的房間就像一個沒有靈魂的身體?!眰鹘y(tǒng)的德國家庭在客廳的一角總會有一個位置是給...
看讀天下
-
-
“昔人已乘黃鶴去”說的是誰
唐代詩人崔顥所作的《黃鶴樓》一詩,從古至今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只要有人說起第一句,必然就有人接上第二句。只是既讀詩句又會詩意的人就沒有這么多了。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第四場有這樣一道題目: “昔人已乘黃鶴去”這當中的“昔人”,下列選項當中與...
-
-
光滲作用成就千古絕句
劉長卿是盛唐向中唐過渡時期的一位杰出詩人。他的代表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繪的是一幅風雪夜歸圖:“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薄叭漳荷n山遠”勾勒出傍晚時分山川的景象,它不僅美,而且很真實。為什么日暮的時候蒼山會顯得遠...
-
-
卡塔爾世界杯用了哪些“黑科技”
2022年11月20日,備受矚目的卡塔爾世界杯正式開幕。除了讓人熱血沸騰的足球盛宴,這屆投資超過2000億美元的世界杯,還上演著頂級科技產(chǎn)品的“爭奇斗艷”。從足球、球鞋、球場,到裁判的智能“法眼”、球迷的觀看體驗……各種高科技閃耀在賽場內(nèi)外...
-
“沒什么”和“有什么”
有時候,沒什么只是“好像沒什么”,而不是“真的沒什么”。 人們都說早餐很重要,“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幾乎成了生活常識和健康指南?;叵肫饋?,過去的人尤其在青少年時期,許多人沒有吃過幾回早餐。就是現(xiàn)在,在廣大農(nóng)村,大人們早上一起床,都匆匆...
-
-
聰明的兩面
如果有人說你聰明,你是不是很高興?聰明,耳聰目明是也,反應快,腦瓜靈,自然是個褒義詞。必須承認,人有聰明和愚笨之分,智商有高低之別。 南朝筆記小說《世說新語》載,行軍主簿楊修有一次隨丞相曹操路過曹娥碑,見碑的背面寫著八個字:“黃絹幼婦,外孫...
-
-
敦煌壁畫中的節(jié)氣之美
在華夏文明五千年的長河里,立春祈年、雨水春耕、七夕乞巧、中秋團圓……人們在歲時里祈愿和美安康,在節(jié)令中守候萬物生長。寒來暑往,秋收冬藏,在歲時節(jié)令的更迭往復里,中國人的浪漫智慧與生活意趣也于此間生生不息?!抖鼗蜌q時節(jié)令》,以“傳承、人文、詩...
-
-
寫作,是對人生最好的治愈
放棄國企鐵飯碗,無論是現(xiàn)在還是上世紀90年代,在旁人看來都需要巨大的勇氣。而在1997年,卻有一位熱愛文學的青年,用父親給的6000元從首鋼贖出自己的檔案,開始他人生中第一次冒險。 在一個淘汰糧票還沒有幾年的年代,辭掉國企的工作去當一名編輯...
-
我也醉在牛浪湖畔
我陶醉在“牛浪湖畔”,盡情地享受著“時光里的章莊”。那一篇篇精彩紛呈的散文、一首首朗朗上口的詩歌,帶著我游歷了章莊鋪鎮(zhèn)錦繡旖旎的自然風光,感受到這片神奇土地上的人文歷史、民俗風情以及發(fā)展成就。 這是一部以湖北省公安縣鄭公籍作家為主體創(chuàng)作的鄉(xiāng)...
開卷有益
-
-
中國版“達·芬奇”
1902年12月24日,無錫學前街的一所書香老宅迎來了一個靈慧可愛的嬰兒。隨后的一個世紀里,此人漫步學海詩壇,研習文理珠璣,集科學家、教育家、詩人、戲劇家、音樂家、佛學家于一身,博古通今,學貫中西,是中國近代杰出的文理大師,被稱為中國版“達...
-
葉芝:天才把詩寫給愛意和深情
早就知道《當你老了》是葉芝寫給他深愛的情人茅德·岡的,葉芝愛而不得。 然而,當我在愛爾蘭國家圖書館的《葉芝生平和作品展》上,看到葉芝寫給茅德·岡的信件、葉芝作品的手稿和茅德·岡的照片時,依然感慨萬千。葉芝自詡是...
-
-
情歸陶然亭
梁祝的凄美愛情故事,看哭了一代又一代人。愛情總能輕易穿越時空,跨越時代引人共鳴。 石評梅和高君宇的愛情故事,何嘗不是現(xiàn)實版的梁山伯和祝英臺?而他們的愛情比梁祝更令人動容,短暫的時光里,他們將自己的人生譜寫得跌宕壯麗,是一首凱歌,是一段傳奇!...
-
神話敘述與神話原型
神話,現(xiàn)代文學批評使用頻率最高的詩學術語之一。學者研究成果頗豐,盡管有些看法還不盡相同。 神話具有這些屬性:1.固有的象征和隱喻性。2.神話“深蘊”人性——人的天性,因此神話具有普適性。3.“神話敘述是一種由人類關懷所建立起來的結構”(弗萊...
-
-
的哥“討書”10年捐贈100個圖書室
“你家孩子的舊書,能不能送我?” 出租車司機余太湖,每次出車都會向乘客“討書”。就這樣三本五本地湊,10年來,他用募集的書籍建起100個山村學校圖書室。 他說,自己年少時無書可看,不愿讓孩子們再吃同樣的虧。 跟乘客“套近乎”只為“討書” 余...
-
-
我不是國圖里的“苦行僧”
41歲的顧曉軍是國家圖書館的一名管理員,每天需要不厭其煩地回答讀者關于借書、辦卡、喝水、上廁所等一系列問題。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第2季播出后,他的名字進入公眾視野。紀錄片里,顧曉軍用法語朗讀文學作品《最后一課》的片段時,突然流下了眼淚,...
-
-
“起跑線”的閱讀
現(xiàn)代有許多父母,總在拼孩子,美其名曰:不輸在起跑線上。于是,有帶著孩子到處花高價補習的“分數(shù)爹媽”;有奉行棍棒政策、軍事化管理的“狼爸虎媽”;有督促孩子學習力不從心,無奈之下報警求助的“窩囊爹娘”,等等。于是,也出現(xiàn)了多種多樣費盡心機、無奇...
書伴人生
-
卯兔踏春來
寅虎辭歲去,卯兔踏春來。 伴隨著春天的臨近,歷史的車輪來到了2023年。這一年,對應的是我國農(nóng)歷的癸卯兔年。 “兔”是我國的十二生肖之一,對應地支中的卯。 我國的“十二生肖”最早見于戰(zhàn)國晚期的秦簡。古人為了方便記年,于是根據(jù)動物的習性,將十...
-
-
中國文人的梅花
據(jù)調(diào)查統(tǒng)計,世界上一百多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花。所謂國花,就是指一個國家用來作為自己國家象征的花,多為當?shù)靥貏e著名的花卉,通常蘊含了這個國家的文化底蘊及歷史,象征民族團結精神,能增強民族凝聚力,是國民人格美德的精華。譬如我們所熟知的印度的國花...
-
-
五百年前的春耕
“二月春耕昌杏密。百花次第爭先出?!碧鹈鄣奶?,捂暖了土地,勞動的季節(jié)到了。 古人最愛春天——萬綠競發(fā),布谷聲催,勤勞的莊稼人,吆喝著牲口,犁頭劃破了大地,播下一年的憧憬。 如今,世界各地的春耕差不太多,都是由內(nèi)燃機牽拉鋼犁。但在500年前...
-
-
艾青的“馬車”
艾青走了,26個春秋,他走到很遠的地方去了。在我的思念中,他只是遠行,從未消逝。 在夢里,我常見到艾青,但是個背影。艾青總是和他那輛詩神的“純金的三輪馬車”在奔跑,我也緊隨。我們走過一條泥濘的路,到了長滿野草開著野花的草原,穿過一片叢林,經(jīng)...
-
-
從玉人像一瞥史前石家河文化之光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扶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關于“玉人”的詩詞歌賦,從古至今數(shù)不勝數(shù),“玉人”也由此成為浪漫、美麗的代名詞。而在湖北省博物館,你也能不期然遇到一位特別的“玉人”,不光威嚴而且神秘,堪稱中國老祖宗級別的“玉...
-
“爐火純青”是一種什么現(xiàn)象
如今我們經(jīng)常用“爐火純青”形容一個人的技藝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境界。這個成語原指古代青銅器鑄造時需要掌握的火候。 青銅為銅與鉛錫的合金,我國的青銅器鑄造技術在商周時期已十分成熟。關于“爐火純青”的最早記載來自《考工記》,這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記述手工...
-
“吃”一口生僻字
古語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ǐ)。”醴是一種酒,在我國已經(jīng)有1000多年的歷史,以糯米為主要原材料發(fā)酵而成。如今,“醴”字已很少見,化作各地菜單上不同的稱呼,如酒釀、酒糟、甜酒、米酵子……但如果你在菜單上看到“醪糟(l...
-
“綠”是什么顏色
“綠”是什么顏色?之所以引出這個話題,還得從《聲律啟蒙》說起。 由于主編供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閱讀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讀本》,需要選編《聲律啟蒙》的部分內(nèi)容,前不久我重新閱讀了一遍《聲律啟蒙》。 《聲律啟蒙》是康熙年間進士車萬育編寫的蒙學讀物,...
-
“訛詐”的“訛”原來還是一種怪獸
今天口語中的“訛詐”一詞仍然保存了本來的語義——借故敲詐,既要“借故”,當然就要用嘴說出來,用語言來敲詐對方?!坝灐钡谋玖x即“偽言”,不真實的話?!对娊?jīng)·沔水》中有這樣的詩句:“民之訛言,寧莫之懲?!痹娙烁袊@民間謠言亂飛,卻沒有人...
-
玫瑰原本不是花
在漢字中,王字旁多跟玉石有關,如琥珀、琉璃、玳瑁等。這玫瑰也不例外,“玫瑰”這個詞在《康熙字典》中指的是彩色石頭,尤其是紅色石頭。 而比《康熙字典》成書更早的《說文》中有:“玫,石之美者,瑰,珠圓好者?!币馑际钦f,“玫”是玉石中最美的,“瑰...
-
詠雪詩聯(lián)情趣盎然
雪是冬天的靈魂。悄然間,冬天就帶著雪回來了。一年一輪回,雪花突然歡天喜地從天而降,舞出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冬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绷谠摹督窞槲覀兠枥L了一幅絕妙的風景畫。這首詩是詩人被貶到永州后寫的。...
-
帝王的“檢討書”
商滅夏后,湯王為安撫民心,發(fā)布了《湯誥》。誥中,湯王自我警示:“其爾萬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無以爾萬方?!睋?jù)說,這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罪己詔”。所謂“罪己詔”,就是帝王的檢討書。 歷史上,第一位正式發(fā)布“罪己詔”的皇帝是漢文帝...
-
萬物皆可“斗”
“斗”和“鬥”最早均出自甲骨文,斗(dǒu)是指盛酒的容器,也指計量糧食的工具;鬥(dòu)是指戰(zhàn)斗或爭斗,在甲骨文里像是兩個披頭散發(fā)的人,舉起雙拳,擺出架勢在進行徒手搏斗的樣子,現(xiàn)在則統(tǒng)一寫作“斗”。 古代的中國人很好“斗”,但...
-
-
那些名士的“蹭讀”
士子貧而好讀,是讀書人源遠流長的文化基因,而“蹭讀”更是寒門學子不得已的“雅好”。 東漢時期的文化名人王充可算得上“蹭讀”的鼻祖,也是個“蹭讀”高手。當時洛陽書肆非常發(fā)達,在中國歷史上極負盛名。王充把洛陽書肆就當了他的“圖書館”?!逗鬂h書》...
-
托物言志的“東風”
風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也是古今文人托物言志的重要意象。“東風”一詞較早出現(xiàn)于《楚辭·九歌·山鬼》。在“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修兮憺忘歸”帶有靈性的春雨中,作者怡然自得地等待“神女”,竟然忘記了歸期。 在我國古詩詞中,“東風”一...
-
-
家有“好評師”
前些天,老爸在網(wǎng)上購買了一雙黑色皮鞋,收到貨后他試穿了一下,覺得特別不合腳。老爸仔細檢查了皮鞋,發(fā)現(xiàn)是賣家搞錯了發(fā)貨的尺碼。我生氣地說:“這樣的網(wǎng)上賣家也太不負責任了,做事馬馬虎虎,您一定要給他個差評。”老爸笑了笑沒吱聲。過了幾天,我在網(wǎng)上...
輕松悅覽
-
尋找中國文化的源頭活水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比吹貐^(qū)注定是刀戟搏擊、戰(zhàn)爭高發(fā)的邊防要沖,“更在青海湖以西”的地理環(huán)境,自古以來,極大影響著中原官員、文人士子們對此地的環(huán)境認知與文化表達,也加深著內(nèi)陸士人對蠻荒邊塞的恐懼與逃避。這里沒有連綿的農(nóng)田,...
-
-
讀書有五味
酸是讀書的第一等滋味 酸可以理解成辛酸。而讀書能讀出辛酸之情的,在我看來,首推梁啟超先生。梁實秋寫過一篇文章,叫《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任公是梁啟超的字。梁實秋先生說,大約在1921年,他曾聽過梁啟超的一次演講。有一天講到《桃花扇》里《...
-
-
人間好時節(jié)
小時候,沒有電視和電玩,連電影也難得有機會看,我的游戲,就是唐詩。 母親不知道從哪里找到一本破破舊舊的《唐詩三百首》,教四歲半的我和一歲半的弟弟背誦?!按好卟挥X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是我生命里第一首詩。 我還不識字,母親...
-
-
讀書為何
出門接孩子放學,把看到一半的西西老師的新書《欽天監(jiān)》反扣在桌面上。回家后,我媽對我說她也翻了兩頁,很喜歡作者的表達方式,我說是啊,她一開口,無論說什么,我都很愿意聽。 她是寫長篇小說的人,必須克制沉著。她的行文速度、緩緩道來的耐心,宛如春風...
-
-
讀和寫是教師成長的“咖啡伴侶”
生活中,一些人鐘愛咖啡,戀上咖啡入口時那沁人心脾的苦味及入喉時那醇香甘冽的微甜。其實讀和寫何嘗不是如此:閱讀要采擷書中思想精華,是參悟天地之苦;寫作須追求行文的骨骼血脈,是謀篇遣詞之苦。但恰恰是在讀寫過程的苦中繾綣著品讀的愉悅,氤氳著寫作的...
-
-
彼為土,何為鄉(xiāng)
我一直不敢在自己的寫作中,對父老鄉(xiāng)親有半點傷害。在他們面前,我沒有半點文化上的優(yōu)越感。每當面對那些被風霜水土、雜草糞肥過度侵蝕的容顏時,內(nèi)心深處總感覺自己占了他們的便宜。所以在寫作時,能與筆下的那些人物平等相處,是我想象中的歸宿與解脫。我一...
-
-
蘇正民涼山建公益書屋 頭號志愿者是不識字的母親
蘇正民一直想做一個書屋,為他自己也為大涼山的孩子們。 2022年初,西昌一個社區(qū)的工作人員找到蘇正民,愿意為他提供一間房子建書屋。蘇正民的公益書屋計劃終于成真。 半年來,先后已有40多個孩子成了書屋的???。他們多是從鄉(xiāng)下搬到西昌的搬遷戶子女...
閱讀會所
相關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