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踐走向育人:初中歷史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
——以《清朝前期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一課為例
摘 要:課程的實踐性是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重要方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課程實施強調實踐育人,反對死記硬背的灌輸式教育。為此,在初中歷史學習活動中,我們通過對任務的由來、實施的流程、評價的滲透、育人的實現(xiàn),強化課程的實踐性,進而實現(xiàn)課程的育人目標。
關鍵詞:從實踐走向育人 初中歷史 學習活動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存在的價值就是要通過課程的實施,實現(xiàn)育人的目標,培養(yǎng)“擁有實踐能力的人”[1]。(剩余4845字)
目錄
- 多重歷史解釋的史料學意義...
- 在時間中思考...
- 真正的問題情境教學是什么?...
- “近代殖民活動和人口的跨地域轉...
- 高中歷史結構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 在平中尋奇,在同中求異...
- 高中歷史教科書“學習拓展”欄目...
- 融通教材內容 感悟歷史進程...
- 鄉(xiāng)土資源在高三歷史專題復習中的...
- 以“工業(yè)革命”為例談預測類開放...
- 中學歷史課堂英雄教育的困境與對...
- 從實踐走向育人:初中歷史學習活...
- 項目化學習視閾下博物館研學的設...
- 命制開放性試題 發(fā)揮考試導向功...
- 基于學生視角的初中歷史開放性試...
- 基于開放性試題的初中歷史教學優(yōu)...
- 美國歷史教科書編寫特征及其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