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史視野”之于新詩研究的適用性
摘要:近年來涌現(xiàn)出的“社會史視野下的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力求克服已有“歷史化”研究趨于分散、瑣屑、“碎片化”之弊,為更深地進入現(xiàn)當代文學提供一種歷史的整體性視野;同時,將文學和歷史、政治分別從彼此對立的框架中“解放出來”,以更切實、內(nèi)在地把握各自的復雜意蘊;并且著眼于作家個案和典型文本分析的更新與推進,重新激活研究中“文學性”的潛能。(剩余6632字)
試讀結(jié)束
-
-
- 粵港澳大灣區(qū)文學評論
- 2024年06期
目錄
- 郭沫若與四川:悄然遺存的學術(shù)疏...
- 區(qū)域重組與文學新變...
- “社會史視野”之于新詩研究的適...
- “不古不今之學”...
- 中國新文學的精神機能和歷史位置...
- 梁啟超文學批評話語的古典轉(zhuǎn)化及...
- 兒童、 親屬與愛欲...
- 在異鄉(xiāng)的暗夜里尋找爝火...
- 嶺南群賢的精神圖譜與文化鏡鑒...
- 圖像時代的文學生存...
- 情愛、歷史,或夢想的詩學...
- 我們和宇宙萬物間生命關(guān)系的闡述...
- 心靈的解放日志...
- 一束照亮現(xiàn)實和人心的光...
- 《撞空》與城市內(nèi)心的“深描”...
- “真正的生活尚未到來”...
- 一場失敗的獵殺...
- 非遺、南京與文人風骨...
- 20世紀50—70年代香港左翼...
- “京派”學風與嶺南求索...
- 從文學史到學科史...
- 粉絲批評的典型形態(tài):論《甄嬛傳...
- 編 后 記...